讲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应当做到五个了解

期次:第177期       查看:207

▲ 文法学院 胡延广

▲ 机械工程学院 范晓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这为高校教师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思路。
  高校教师不仅仅要做课程和教材的解释者,思想政治理论的传声筒,而且应该真正成为党的事业的传道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授业者、社会问题的解惑者。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学习吃透课本教材,而应该努力在教学过程当中做到以下五个了解。
一、了解时代,把握时代脉搏
当今时代,是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传统社会。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网络在为人们提供各种有益信息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因此,引导青年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各种网络信息,成为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网络信息动向,准确分析各种网络热点事件,准确把握各种网络负面信息的特征,能够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理解网络信息的思维方法。
  当今时代,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各种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这样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里,高校教师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在保持自我定力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不为事物表象所迷惑,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国际风云不断变幻,国内形势也瞬息万变,作为高校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出现的各种变化,随时分析社会的各种变动,及时与学生讨论各种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从产生、发展、变化直至结束的根源、过程以及规律的剖析,使学生掌握正确认识、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了解社会,引领社会潮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社会结构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形势:
我国工业化尚未全部完成,又迎来了信息化的浪潮;部分群众尚未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又迫在眉睫;熟人社会已经打破,陌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规则却未建立;贫富差距已经拉大,先富帮后富的战略构想步履维艰……高校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各种社会关系,充分认识和了解我国的国情,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人民群众与企业家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理解现阶段我国既要利用资本为社会主义所用又要使资本在社会主义的框架范围内活动,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社会。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各种社会冲突不断发生。高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过程当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对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成因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对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方法和手段有基本的规律性认识,对我们党和政府能够领导人民解决矛盾和冲突树立坚定的信心。
三、了解生活,感悟生活真谛
目前我国社会已经从满足需要向满足消费的生活方式转换。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需要与消费的区别在于,需要只是人追求的最低目标,而更高层次的消费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更高目标。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地认识消费的终极目的和生活的意义所在,树立正确的物质和消费观念。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生活方式都向人们展现出其绚丽的一面。而青年学生尚未走向社会,容易被社会中的各种不良思潮所诱惑,为各种物质欲望所迷惑。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生活的价值,正确对待物质享受与精神需求,正确取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通过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引领学生以生活状态促进学习状态。
四、了解学生,同步学生成长
教师应当理解,学生与教师成长的环境是不同的。教师和学生是不同时代成长起来的不同时代的人,因此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和人生经历去看待学生、要求学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需求,这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必须要深刻领悟的———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必须正视这种影响,利用这种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多种复杂的选择、大量的信息影响着他们的选择,不同的出发点会导致不同的选择。如何引导学生在诸多的选择当中,进行正确的思考、正确的选择,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和难题。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正确的看待社会上的各种思潮,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不为他人所左右,坚定立场,做出正确的抉择,高校教师责无旁贷。
五、了解专业,结合专业背景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各个专业的学生。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思想、专业背景。千人一面,一个讲稿,肯定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要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其专业的基础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目标、基本素质要求、毕业就业方向,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因专业而进行思想教学,因专业而进行政治授课。
  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维习惯,对同一问题的认识角度和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理解不同专业的思维特点,有针对性的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既要根据文理经管法教等专业大类的特点进行思政教学,又要结合土木、机械、交通、管理、法律等具体的专业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政教学。既要有宏观的思政学科知识的掌握,又要有微观的专业思政方法的分析。既然有学科历史发展的渗透,还要有专业具体例证的佐证。通过与具体专业的有机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渗透到专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真正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指导意义。
  高校教师面临的课程思政教学难题是,许多教学内容、理论结构、知识体系,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有所了解、掌握,四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一步做了深化讲解。而且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来源广泛、传播迅速,没有人能够独自垄断信息。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这样一些必须要公众知晓的内容,学生很容易从网络等公开的媒体中获取这些基本知识。如何从这些众所周知的基本信息和基础知识中提取和升华思想是高校教师所面对的很大的挑战,而且硬性植入课堂教学、单纯的讲授思政理论中知识性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高校教师只有做到以上五个了解,结合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才能够真正地走入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把学生培养成为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