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处理好 “己所欲”与“己所不欲”

期次:第177期    作者:土木工程学院 李程   查看:85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教学考核没有现在这么公正透明。当时有认真教学的老师,也有只是应付差事的。学生懂得在不同的课堂上遵守相应的规则,比如听认真的老师的课,划只为交差的老师的水。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老师,但很清楚某种类型的老师是自己不愿做的。来校任职后,踌躇满志,希望把自己当年的遗憾统统补回来。可是完成了角色转换后,才发现教师和好教师的区别,并不仅仅是认真而已。我对于教学中我的期待和学生的期待,一度感到困惑,现总结两条与大家分享。
野己所欲冶与野己所不欲冶
在网络教学动员阶段,可用的教学平台层出不穷。我想象着学生们每天穿梭于不同教学平台的样子:早上从QQ视频上听完概率统计,马上转战钉钉直播打卡弹性力学,土力学的小测放在了雨课堂记得要在下次上课前完成,下午要查看超星学习通上发布的任务,学习体育老师发送的健美操分解动作,然后录制一段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里给老师检查。对于排斥下载新的手机APP和安装新的电脑程序的“极简主义”的我来说,与这些上网课的学生十分共情,对他们需要同时承受多个教学平台的狂轰滥炸表示同情。我负责的课程在雨课堂平台开课后,连续经历过几次系统崩溃和卡顿,从此便执着于QQ群屏幕分享,天然认为不应再给学生增添麻烦。QQ是每个年轻人的刚需,想必他们也会因为不用专门为上我的课而去下载一个软件,注册一个账号而感激我吧?在上了五次QQ群直播课以后,我看到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公众号里好不热闹,老师们在各大教育平台上施展着十八般武艺,于是心生好奇,向部分同学发起了调研。不调研还不知道,原来自己想象中的学生的需求,也仅仅是我的想象而已。网络授课并不是没有缺点,但毋庸置疑,它给学生带来的一大便利便是实现了课堂回放功能。不同于往常传统的面授教学,“直播回放”照顾到了课上没能跟上和不小心开了小差的同学,使他们还有机会重新获得老师的帮助,而不必别无选择地一头扎进电子书或者课件去自学领悟。对于上课精神集中的优等生来说,他们也无需担心好好的课堂节奏被忘记关麦的同学打断,而且在合适的时间,自己也可以重看视频来巩固学到的知识点。对于上网课的的同学们来说,多下载一两个手机APP带来的不爽,与它所能带来的好处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这次调研让我认识到,原来我的“己所不欲”本质上是“己所欲”,在教学初期,我并没有了解到学生的真正需求,而是基于自己片面的逻辑推理来设计课程。想要提高教学成效,需要针对学生上课的需求作出调整才行。于是,我立即将教学平台更换为更加专业的QQ课堂,并购置了辅助教学设备,和我的学生们一起重新开始了直播教学之旅。
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开课前,在各班班长的帮助下,我把同学们都加进了雨课堂课程班和QQ群中。群里的学生人数和选课名单对不上,我在电脑屏幕前一一核对人名的时候,不禁想起中学时看过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十三岁的代课老师数人数的画面。开课后,我总是十分关注几位迟到多次并未交作业的同学,顾及他们的自尊心,便只是私下里关注和持续跟进。我生怕批评地太狠,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总是反复斟酌。还记得我在鼓励连续迟到几次的同学时,曾说过一句把自己感动了的话:“你的学号那么靠前,上课的积极性也该向学号看齐哦!”有的时候,在激励几次不交作业的同学时,我会说:“我会长期关注你的!”
  被特殊关照的几位同学,在班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作为老师的我,确实萌生了不小的成就感。我的出发点在于: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被关注着,不是隐形人。与此同时,我也对自己有点怀疑,觉得自己明明是大学老师,却像一名中小学老师一样管得太宽。
  时间如此有限,不科学使用,难免顾此失彼。静下心来细想,我觉得还是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大多数同学那里,努力提高大多数人的学习积极性,对课堂设计多上点心。这种跨界“心理辅导”,若不是专业人士,也不该投入太多,可能反倒弄巧成拙。教学是主业,老师应该做更专业的事,就是备课。上课以外的时间,可以投入精力做的事包括:制作精美课件、进一步熟悉课堂内容、寻找更多的案例等等。新老师如我,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切忌因小失大,得不偿失。